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ENGLISH
  加盟热线:400 021 5919
 
 
 
防治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防治指南

秋冬季节如何有效预防中风

    中风,是中医对脑血管意外的统称,多见于中老年人。由于发病急聚,来势凶猛,而又难以预测,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三大特点,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大量的临床医学统计资料显示,70%以上的中风患者发生在秋末和冬季,故医学专家把中风称之为"秋冬季神经科的流行病"。

    为什么在秋冬季易发中风呢?
    因为秋末,特别是霜降之后,天气由凉转寒,气温、气压等气象要素变化剧烈,而北方来的冷空气又不断向南侵袭,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全身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血液循环的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此时血小板也易于凝集而形成血栓;还会导致内分泌系统失调,体内茶酚胺等化学物质分泌增加,血液粘稠度加大,血凝时间缩短、进一步促使血压的增高和血栓的形成。再加上中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应激性和抵抗力降低,因此极易导致中风的发生。因此,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对于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人群本病的发生率就更高。对于曾患脑血管病者容易加重和复发。
    另一方面,温差的变化也使血液的流变学性能发生急剧的改变,健康人体对这种改变可以迅速产生保护性、适应性调节,而老年人这种调节机能明显减退。所以,在环境温度变化大的时期,无论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都容易发生。同时,在寒冷和环境温度易变的季节里,老年人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那些原本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老人,一旦发病易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这种情况不仅直接影响脑功能,也可以诱发中风,而寒冷季节患病的中风病人合并症多,康复慢。
 
    那么,秋冬季节如何预防中风呢?
 
    首先是对引起本病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积极有效的预防。(1)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硬化等,一经发现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的治疗。(2)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 (3)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低盐低脂饮食,多吃鱼类、蔬菜、水果。 (4)注意精神、心理卫生,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减少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学会休闲,会劳逸结合。(5)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先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颈部,再慢慢坐起,稍活动几次上肢,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大的波动。(6)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做柔软体操或打太极拳等,尽量避免到一些喧闹、嘈杂、室温过高的
公共场所去。(7)一旦发生言语不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发视力下降、失明,突发头痛、眩晕等情况应及早到有条件的正规医院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6~8小时内可进行有效的动静脉溶栓治疗。
 
    其次,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来预防中风:
1、早晚耸耸肩
    耸肩可使肩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络,为颈动脉血液流入大脑提供人工驱动力。
    做法是:每天早晚做双肩上提、放下的动作,每次做4~8分钟。
2、左右开弓空抓手
    研究发现,脑溢血与患者的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患者应多活动左手。
    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次。空抓手可以预防脑中风
3、规律转动头部
    专家从油漆工人很少发生中风的事实分析认为,这与工人劳动时摇头晃脑的工作特点有关。头部前后左右旋转,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
    做法是:平坐,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摇头晃脑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压患者平卧做。
4、双手按摩颈部
    按摩颈部可促进颈部血管平滑肌松弛,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做法是:双手摩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
 
0
浏览数: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