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会“中风”,你相信吗?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听到“脑中风”之说,“中风” 一词来源于我国二千多年前的中医学专著 ——《黄帝内经》。所谓“脑中风” 是由于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硬化、脑血管畸形以及脑血管栓塞等原因导致脑组织急性严重缺血,引起脑功能紊乱的一类疾病的统称。这类疾病发病急骤,以突然间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或突然间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特征。眼部和脑部的血液供应均可来源于颈动脉,由此推断,既然大脑会发生“中风”,我们的眼睛也会发生“中风”就显而易见了。然而,大家对“眼中风”的概念却不甚了了。
对于不知疲倦地整天埋头于电脑屏前的朋友,视网膜血管损坏一般就会相当严重,多数处于高度痉挛状态,部分动脉的血流显现阻断的征象,静脉也呈现扩张,并有腊肠样改变,血管周围见斑状出血。动脉血液供应的视网膜由正常的粉红色变为苍白色,视力最敏感的黄斑区已出现明显的水肿。我不免大吃一惊,这不正是眼科的急救症——视网膜动脉栓塞吗?这种疾病往往见于老年人,她这么年轻也会发生吗?但多年来的行医经验告诉我:我的判断十有八九是正确的,可能是由于栓塞的部位不在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主干,年轻人的血管弹性又相对较好,也可能存在侧支循环的血液供应缘故,患者视力尚不至于损害到无可挽回。为了挽救她的视力我断然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包括按压眼球、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点滴低分子右旋糖苷和丹参、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复方樟柳碱以及降低眼压等。
视网膜动脉阻塞属于眼科急症的重症,因其起病急,病损发展迅猛,视力损害严重,数小时之内就可导致患者失明,故有“眼中风”之说。视网膜动脉阻塞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炎和凝血障碍等病症关联,也可由眼内或眶内手术引发。视网膜动脉持续痉挛或栓塞,局部视网膜缺血缺氧,相应部位视网膜水肿或坏死,视功能可明显受损。随着城市节奏的增快,人们工作压力的加大,接踵而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增多,青壮年患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危险也在日益增加。对于眼科临床医生而言,视网膜动脉阻塞治疗较为棘手,即使就诊及时,抢救措施到位,也往往造成一定程度的视力不可逆损害,犹如我们熟知的心肌梗塞。切勿麻痹大意,酿成终生遗憾。当黑矇现象一时难以解除,手头又无有效药物时,短时间反复眼球按压是一个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可增加血管的弹性,使狭窄的血管舒张,为抢救视力赢得时间;另一方面可促使栓子进入周边视网膜,减小梗塞区域。中风治疗体外血液净化治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可控。咨询热线:400-02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