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栓性脑梗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
动脉血栓性脑梗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是什么?下面介绍动脉血栓性脑梗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此类脑梗塞主要有颅外内大、中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血管病变基础上发生,其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下列几个方面:
1、动脉血栓形成 最主要病因为动静脉粥样硬化斑快、溃疡、出血引起血栓形成,致急性血管腔狭窄、闭塞,血流停滞,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西方人多见于颅外颈内动脉起始部,东方人常见于颅内颈内动脉虹吸段、大脑中和前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2、动脉栓塞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片或血栓脱落成为栓子,栓塞远端脑内较小的动脉,即“动脉 动脉栓塞”。
3、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成分异常 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有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改变引起的脑有效灌流及侧支循环代偿不足,往往同时参与血栓形成或栓塞,有时甚至起主要作用。
4、少见原因 有感染性或非特异性动脉内膜炎,先天性肌纤维发育不良、自然性狭窄变异、夹层动脉瘤及外伤等。
动脉血栓性脑梗塞的主要临床特点:①多见于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脏病史的中老年人。②常在安静或睡眠中起病。③多无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起病即有昏迷的多为脑干梗塞;大片半球梗塞多在局灶性症状出现后意识障碍逐渐加深。④明显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决定于血栓闭塞那一根血管、梗塞灶的大小和部位,可在数小时至3天内逐渐加重。脑梗死预防治疗咨询热线:400-02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