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流鼻血或是中风前兆 常吃西柚可防脑中风
春季不少人会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如果能及时止血也不算什么!但是,血压高的中老年朋友就应该警惕了——突然流鼻血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临床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流鼻血之后,有半数以上在1—6个月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溢血即出血性脑中风。可能是脑出血的早期信号,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突发病变而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老年人突然出现大量鼻血并非是一种单纯、孤立的现象,眼下,气温变化不定,鼻腔黏膜会变得脆弱,一些高血压患者在这种天气里很容易血压升高,并进而导致鼻腔黏膜的小血管破裂,造成流鼻血。
对中老年人来讲,虽然鼻腔黏膜干燥、打喷嚏、挖鼻等小动作容易导致鼻出血。但这些诱因只是一个方面,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全身性疾病更容易引发鼻出血,而这些因素正是导致脑中风的主要病因!
据杂志刊载的一项研究指出:常吃橙和西柚等柑橘类生果,有助降低血管栓塞及中风的风险。估计与此类生果含可改善血管功能及具消炎作用的类黄酮有关!
此次研究主要是了解含类黄酮的生果蔬菜、黑朱古力及红酒对健康的效益,研究人员选取6种含类黄酮的美国人日常食品进行研究,发现它们对预防中风没有明显的效益,反观经常吃橙和西柚的被访者,却有19%减低中风风险。
其中一个负责研究的作者卡西迪称,研究发现减低中风风险与摄取生果、蔬菜量高,特别是常吃含维他命C食物有关。
另外,在日常饮食中,过多摄入咖啡因、过量饮酒或者情绪过于紧张等,都可能导致房颤。。
专家透露,目前国内房颤的发病率大约为0.4%至1%,其中不乏一些年仅20、30岁的年轻房颤患者。
而房颤患者中风的发病率是非房颤人群的6至8倍,高达13.9%。所以提醒大家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少量喝咖啡、抽烟!
老人鼻出血嗜睡须当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病情也到了复苏多发时节,加上“倒春寒”的缘故,人体对气温骤变的适应能力较差,尤其是老年人要特别警惕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即中风!!
老人鼻出血嗜睡须当心!
1)高血压病人鼻出血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就需警惕脑出血了
2)步态异常
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如果老年人的步态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则是发生脑血管病的先兆信号
3)嗜睡
中老年人特别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若哈欠连连、昏昏欲睡,需要警惕脑血管病的发生了
4)突发性眩晕
眩晕是脑血管病先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发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明显,突发性头痛也是先兆之一
5)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或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有可能是脑卒中的先兆,要及时就医
两眼发黑 当心中风
57岁的张阿姨吃完晚饭,在楼下小区跟老姐妹们聊天的时候,突然毫无征兆地两眼一黑,倒在地上,大家急忙给120打急救电话,送到医院做了核磁检查,居然是患了脑中风。躺在病床上的张阿姨后悔不迭,“这眼前发黑的毛病早就有了,可因为每次都不到两分钟就好,一直没放心上。”
神经内科专家介绍,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本来好端端地走在路上,不知怎么回事,突然两眼一黑,晕倒在地。路人或许正要施救或拨打急救电话,但却看到摔倒的人很快又自己站了起来,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暂时性缺血中风,是由小血块淤阻血管导致脑组织局部缺血引起的。如果是颈内动脉供血问题,就会出现“两眼一抹黑”、单侧肢体不灵,手中拿着的物品突然落地,行走不便,还可出现语言不利、口齿不清的症状;如果是椎基底动脉供血问题,就会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呕吐、走路不稳、发音障碍、吞咽困难、突然跌倒等症状。
值得警惕的是,由于这种症状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未能给予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这都是中风的预警信号。如果错过了及时预防的时机,可酿成难以弥补的大悲剧。临床资料显示,有此症状的患者进展为中风的几率比无症状者高10倍,并在5年之内至少发生1次脑梗死。
预防脑中风,定期检查很重要。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是最有效的办法,可以检出血管狭窄的程度、范围,斑块破裂与否等。建议高危人群,包括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慢性牙周炎病史、缺血性眼病史,45岁以上男性、55岁以上女性等以上两项危险因素者,每隔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如何预防春季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1)高血压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按量服药,使血压平稳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服
3)合理饮食,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天然食品,如黑木耳、银耳、蘑菇和香菇等,少吃油腻食物,禁忌烟酒,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
4)情绪乐观,劳逸结合。极度愤怒或紧张都可诱发脑卒中,切忌狂喜暴怒、忧郁、悲伤、恐惧和受惊
5)坚持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可参加适度的文体活动,如户外散步、打太极拳,中风治疗咨询热线:400-02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