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ENGLISH
  加盟热线:400 021 5919
 
 
 
防治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防治指南

心肌梗死治疗首选溶栓治疗


    发生在心脏、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内的病理性血栓中,以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致急性心肌梗死最为严重,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包括溶栓治疗)则后患无穷,甚至导致死亡。

    心肌梗死治疗首选溶栓治疗,根据循证医学的资料分析,溶栓治疗被认为是目前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根据WHO的标准,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3~6小时,普遍认为是4.5小时以内,药物为r-tPA,剂量0.9mg/kg;

    我国认为超过4.5小时,6小时以内都可用溶栓药物尿激酶(UK,100-150万单位)。

    溶栓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治疗时间窗:溶栓治疗适用于超早期病人及进展型卒中。发病6小时以内为溶栓治疗时间窗,超过6小时溶栓再通效果不好,而出血机率增大。

    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并经CT证实无出血灶后方可应用。

    溶栓治疗可并发出血的危险。因此,应用溶栓治疗应极为慎重。只能在严密设计和严格的适应症时,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发病6小时内溶栓,可降低死亡率30%;在发病1~2小时内溶栓,可降低病死率50%。但下述情况不宜药物溶栓:(1)发病12小时,尤其24小时以上。(2)存在禁忌症:脑出血或者未控制的出血;6个月内颅内病变;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10天内做过外科手术或有严重创伤;活动性胃肠道出血等。(3)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死亦不推荐溶栓疗法。

    其原因复杂,但最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研究疗效高和不良反应少的溶栓药物势在必行。目前使用的溶栓药物疗效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所有溶栓药物均是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而没有针对血凝块本身,血栓分解的小血块仍能引起微血管栓塞,导致心肌严重缺血或灶性心肌梗死。

    其二,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是重中之重。由于病人缺乏医学常识,在胸痛发作时,每隔5分钟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2~3次无效后,仍未意识到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而采取不利的措施,例如不赶快去医院而自服“溶栓”药物,以至当病人被送到有静脉溶栓能力和条件的医院时,已坐失良机。

    其三,出血的并发症,令医患人员慎之又慎。溶栓药物常致出血,从皮下和黏膜的轻度出血至胃肠道出血,乃至最严重的颅内和心肌出血。这种出血亦与患者的基础心血管疾病、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关。若溶栓时适逢上述潜在的危险因素,则发生出血可能会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若思虑过度,又可能延误有效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及家属应学习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常识,当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到具有静脉溶栓能力和条件的医院;在院内或发病现场,医师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时,只要是有适应症而无禁忌症的患者,均应立即采取静脉溶栓疗法,以临床观察和化验检测指标为依据,防治并发症,竭力提高溶栓疗法的成功率。中风咨询热线:400-021-5919。

 

0
浏览数:3307